一、試劑與器材 ? 1. ?試劑 ? (1)試劑甲 ? (a)10 g Na2CO3,2 g NaOH和0.25 g酒石酸鉀鈉 (KNaC4H4O6-4H2O)。溶解于500毫升蒸餾水中。 ? (b)0.5 g硫酸銅(CuSO4-5H2O)溶解于100毫升蒸餾水中,每次使用前,將50份(a)與1份(b)混合,即為試劑甲。 ? (2) 試劑乙:在2升磨口回流瓶中,加入100 g鎢酸鈉(Na2WO4-2H2O),25 g鉬酸鈉(Na2MOO4-2H2O)及700毫升蒸餾水,再加50毫升85%磷酸,100毫升濃鹽酸,充分混合,接上回流管,以小火回流10小時,回流結束時,加入150 g硫酸鋰(Li2SO4),50毫升蒸餾水及數滴液體溴,開口繼續沸騰15分鐘,以便驅除過量的溴。冷卻后溶液呈黃色(如仍呈綠色,須再重復滴加液體溴的步驟)。稀釋至1升,過濾,濾液置于棕色試劑瓶中保存。使用時用標準NaOH滴定,酚酞作指示劑,然后適當稀釋,約加水1倍,使最終的酸濃度為1 N左右。 ? (3) 標準蛋白質溶液:精確稱取結晶牛血清清蛋白或 G-球蛋白,溶于蒸餾水,濃度為250 mg/ml左右。牛血清清蛋白溶于水若混濁,可改用0.9% NaCl溶液。 ? 2. ? 器材 ? ?可見光分光光度計、旋渦混合器、 秒表、試管16支。 ? 二、操作方法 ? 1. ?標準曲線的測定 (1)取16支大試管,1支作空白,3支留作未知樣品,其余試管分成兩組,分別加入0,0.1,0.2,0.4,0.6,0.8,1.0毫升標準蛋白質溶液(濃度為250 mg/ml)。 (2)用水補足到1.0毫升,然后每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,在旋渦混合器上迅速混合,于室溫(20~25℃)放置10分鐘。 (3)再逐管加入0.5毫升試劑乙(folin-酚試劑),同樣立即混勻。 (3)這一步混合速度要快,否則會使顯色程度減弱。然后在室溫下放置30分鐘,以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,于700 nm處測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。以蛋白質的量為橫座標,吸光度值為縱座標,繪制出標準曲線。 ? 注意:因lowry反應的顯色隨時間不斷加深,因此各項操作必須精確控制時間,即第1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后,開始計時,1分鐘后,第2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,2分鐘后加第3支試管,余此類推。全部試管加完試劑甲后若已超過10分鐘,則第1支試管可立即加入0.5毫升試劑乙,1分鐘后第2支試管加入0.5毫升試劑乙,2分鐘后加第3支試管,余此類推。待最后一支試管加完試劑后,再放置30分鐘,然后開始測定光吸收。每分鐘測一個樣品。 ? 進行多試管操作時,為了防止出錯,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實驗記錄本上預先畫好下面的表格。表中是每個試管要加入的量(毫升),并按由左至右,由上至下的順序,逐管加入。最下面兩排是計算出的每管中蛋白質的量(微克)和測得的吸光度值。 ? folin—酚試劑法實驗表 ? ? ? ? ? ? ? ? ? 2. ?樣品的測定 取1毫升樣品溶液(其中約含蛋白質20~250微克),按上述方法進行操作,取1毫升蒸餾水代替樣品作為空白對照。通常樣品的測定也可與標準曲線的測定放在一起,同時進行。即在標準曲線測定的各試管后面,再增加3個試管。如上表中的8、9、10試管。 根據所測樣品的吸光度值,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蛋白質量,從而計算出樣品溶液的蛋白質濃度。 ? 注意:由于各種蛋白質含有不同量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,顯色的深淺往往隨不同的蛋白質而變化。因而本測定法通常只適用于測定蛋白質的相對濃度(相對于標準蛋白質)。 |